第四十一章 突如其来的面试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
笔趣阁 > 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> 第四十一章 突如其来的面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十一章 突如其来的面试

  站在村口远眺水坝的方向,杨华有些依依不舍。立春了,今天他们无论再晚都必须赶回王城,明天一大早便得各就其位,开始履行自己对周王室的义务。随他一起的还有诸多刚从工地下来的人们,带上家人送来的包袱,连家也顾不得回,便要直接奔赴王城。

  杨华长身一揖,郑重地向高石子和泰山说道:“尚需完成之事俱已多番商讨,此后便要仰仗二位兄长了。”

  高石子点头应道:“你尽管放心,绝不会有负所托。”

  泰山笑道:“你小子很有趣,还有这么多新鲜东西得去做,就算你现在赶我走,没做完之前我也是不干的。”

  几个月的通力合作下来,杨华与高石子和泰山已经心有默契,当下也不再多说,转而又向几个族老一揖:“诸多事务,还望几位族老继续大力支持。”

  几位族老欣然点头,特别是本村的族老,更是拉着杨华的手不断感怀叮嘱。一个冬天过后,大家不仅住上了火炕,更重要的是农业灌溉有了保障,而稳定的灌溉就是高产的保证。在普遍分不到多少好地的情况下,各家维持生计就是最大的难题,而杨华却一举解决了这个难题,怎能不令众人为之折服。

  杨华又转向前来送行的许行:“许子,可有所需?”

  在杨华开启疯狂模式的这几天,农家子弟也是毫不逊色,梯田一直在不断延伸,精心垒起的田垄越来越长。在寻找食物之余,他们甚至收集了不少野菜的种子,已经在好几块梯田中播下了种子。不过杨华一直无暇前往参观,只是建议几个族老在主要工程完工之后,多派些人手前去学习请教。

  许行犹豫了一下,似乎有些难为情:“尚需一些铁制农具,还有你们那些工具都不错,我们也需要换一些。不过现在,实在拿不出什么可以交换的东西。”

  农家对公平交易的理念简直可以说异常偏激,现在却想要赊欠,难怪他觉得难以开口。不过他也知道,杨华这一走,不到冬天恐怕很难有机会再回来,王城距此倒是不远,可他又怎么可能轻易踏入这座特殊之城,为了今春顺利完成耕种,他也只好豁出去了。

  杨华望着高石子和泰山,果断地说:“两位兄长,许子旦有所需,还请全力满足。”

  他还就怕农家完全自给自足,自己不能施以恩惠,日后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,又有什么理由呢?

  现在让他们多欠自己一点,以这些人的性格,只会设法加倍偿还的,否则哪会安心。

  高石子和泰山点头回应,许行却长揖一礼:“如此,多谢。”

  在刻等几人的连声催促下,杨华再向送行诸人一拜,深深地看了一眼人群中满含泪花的母亲和两个弟弟,这才转身而去。

  要想在天黑之前赶到王城,再不出发就来不及了,但他想做的事还有好多好多:水力鼓风机来促进冶炼,造出更多更好的工具;水力锯木机来制造大量木板,再做成各种各样的木制器具;他还想利用水泥铺设道路,让大家出行更加方便;灌溉水渠建好了,他还想建造完善的饮水系统,直接在家里便可以方便地用水……

  这个冬天,虽然他任务列表里总算完成了几项,但却有更多需要做的事被添加了进去。

  事情有越做越多的趋势,他的心里反而更踏实。

  经过一个冬天的辛劳,杨华的体质却也好转了不少。众人一路急赶,丝毫不敢停歇,终于在天黑时分进入了王城。

  一进城门,众人纷纷向杨华道别,经过这番大建设,杨华已经隐隐成为几个村子的领头人物,虽然俱是小吏身份,但却获得了大家的尊敬。

  清、连、刻、槽四人却跟着杨华一起,之前已经在杨华的宅子里过习惯了,四人也就不愿住回自己的祖屋。况且现在正是春寒料峭,已经过惯了拥有火炕的生活,哪里舍得轻易放弃。杨华当然也是欢迎之至,多几个人聚在一起,正好可以互相照应。

  五人一路说笑着往宅子行去,走到门口的时候才发现,居然有两人两马等在门口。一见杨华等人,其中一人朗声笑道:“先生,你可是让人好等啊。”

  一听这声音,杨华立即想起了对方的身份,当即回礼:“原来是公子。”

  原来此人不是别人,正是当初他在道边相逢公孙龙时的赵胜。虽然当时他曾想过引导公孙龙向真正的逻辑学方面发展,不过后面诸事烦扰,便也渐渐淡忘了。

  现在看到赵胜,不由想起当时的念头,举目四望,却并不见公孙龙的身影。

  赵胜显然知道杨华在找什么,当即解释到:“公孙龙另有要事,此次并未随我同行。”

  “那公子……”杨华有些搞不明白赵胜的目的,看这情形,对方显然在这里等了一段时间了,不然也不会说出好等这样的词语。

  自己虽然在村子里算得上小有名气了,但仍然只是个卑微的小吏而已。况且当时相遇之时,自己还没搞出这些事呢,就那么一句话,真的就能让身为公子的赵胜专程拜会么?

  “之前本欲回程时前来拜访先生,可惜另有曲折,并未经过洛邑。此次奉命出使楚国,便决意一定要等到先生。”赵胜虽然年纪不大,却显得极是老练,很是善于揣摸人心。

  居然真是奔自己来的?

  杨华显然有些意外,正在愣神之际,站在身后的刻走了上来,对着赵胜一礼之后,提醒杨华:“外面风寒,让公子站在门外岂是待客之道。”

  其他三人也上前见礼,杨华慌忙开门引赵胜入屋。

  人多的好处这个时候就得到了体现,一进宅院,清提着桶去井边打水,连便前去升火烧水,槽拉过两匹马自去照料,刻则一直陪着杨华,引路招呼。

  待人接物并不是杨华所长,一边寒喧,脑子却在飞速的运转。虽然不知道赵胜看中自己哪一点,但很明显,对方是来招揽自己的。

  那么,自己到底要不要答应呢?

  虽然之前杨华已经打定主意要离开周王室,赵胜的招揽对于连凑足盘缠都成问题的他来说,无疑是天降之喜。但杨华却并不是简单的为离开而离开,如果没有可供自己施展的机会,倒还不如继续呆在这里。

  可问题是,连他自己也没有仔细想过发展之途,自己到底要做什么,仍然没有一点明确的目标。

  双方坐定之后,赵胜并没有对火炕生出丝毫兴趣,毕竟对他来说,取暖简直就是个从来都不曾出现的问题。似乎不愿再客套,赵胜立即单刀直入:“不知先生对于列国变法有何高见?”

  看着赵胜变得有些咄咄逼人的眼神,杨华这才发现对方已不是数月前相逢的那个少年了:赵胜“加冠”了。

  虽然说,按周礼二十才加冠,但也不是十分严格的,譬如鲁襄公,12岁就“加冠”了。得益于自己有个十五岁就当国君的父亲,赵胜也在十六岁这年便加冠了。

  加冠不仅表示一个男子成年,同时也表示你可以独立做事了,比如:获得正式任职。而对于赵胜这样的人来说,加冠也是正式获得封地的必要条件。

  赵胜虽然年少,但自幼就极为聪慧好学,在邯郸以重义、重贤、重德、重礼而闻名。赵雍本就不是一个拘泥自束之人,是以在去冬赵胜考察秦国变法归来之后,便为其举行了冠礼,封为平原君,随后不久又委之以使楚重任。

  一获得自己的封地,意味着赵胜可以开始拥有自己的家臣班底了,以他平时的贤名,邯郸之士当然是蜂拥而至。

  赵胜礼贤下士,广收门客,除了主动上门之人,他更着意收罗民间散落的有才之士。虽然和杨华只是匆匆一面,但却让他有了深刻印象,便趁着这次路过洛邑,刻意拜访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56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56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