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赶年集了_寡妇门前是非多
笔趣阁 > 寡妇门前是非多 > 第6章 赶年集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章 赶年集了

  听說這几天要来冷了。\\WwW.qΒ5.c

  可是和煦的阳光普照着大地,烘烤着身上厚厚的棉衣,大家都要冒汗了。哪有要冷的样子?

  杨思来、杨思成在玉泉公社驻地的大街上走着,厚厚的棉袄棉裤箍在身上,好像绳索绑着,特别难受。思成敞开怀,露出毛茸茸的胸膛,棉袄里冒出一股股热气。這哪像数九天寒的天气?倒像是阳春三月,过两天就要播种了吧?

  他們俩一起走进玉泉公社炸药办公室,准备办理炸药交接手续。玉泉离清源县城十多里路,全县搞农田水利建设的炸药全存放在這里。

  “同志,我們来领炸药。”杨思成說着,递过一卷纸。

  办公室里只有一位老大爷。老人接过纸,展开来一看原来是一张奖状。奖状上明确地写着:青山公社杨庄大队1968年冬整成绩显著,特奖炸药一千斤,以资鼓励。(署名大印)清源县革命委员会,日期1968年12月。

  “真不凑巧!”老人說,“专管炸药的公社王书记刚刚到县上开会去了!”

  “您能不能帮忙给办一下?“

  “我无法办理。别人没有炸药库的钥匙。”

  “那可怎么办?”杨思来很着急。

  “你們还是等等吧!”老人說。

  “那——要等到什么时候?”

  “這可没准,王书记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!”

  “我看咱們还是先到集上买东西去吧!”杨思成說。两个人一起向玉泉集走去。

  平时,這些定时的集市贸易基本取消,老百姓要买盐打油只能到供销社去买,一般来說一个人民公社只有一处供销社。在供销社,买布要用布票、买粮要用粮票、买盐要用盐票……老百姓买东西的不多,但供销社里的货更少,也不齐全,有时走上好几趟也买不上称心的商品!

  临近年关,老百姓都要买卖东西过年,严格限制集市贸易的政府往往就睁只眼闭只眼了。因此,各种“资本主义尾巴”悄悄地多了起来,一向萧条冷落的集市上呈现出一片临时的繁荣局面。

  看看,集市上的商品还真不少!

  有各种农具、日用商品、年货等等:镢头、铁锨、小车、篓、筐、烟卷、盐、油、鸡蛋、挂面、书、笔、小刀、橡皮、点心、红纸、火纸、鞭炮、玩具、花、香……各色各样,应有尽有。

  集市上人来人往:一些老态龙钟的老人弓着背,腰里插着长长的烟袋,烟包儿在腰间晃来晃去,他們想看看集市上是否有物美价廉的烟丝吗;一群年轻的姑娘們正围着卖花线的小摊,挑着称心如意的货物,口里在不停地讨价还价;一个妇女,怀里抱着一个、手里领着一个、身后还跟着一群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孩子,在集市上走过来走过去,手里攥着皱巴巴的一张票子,不知买什么是好……

  杨思来、杨思成为生产队购买了四辆独轮车、十个篓子、二十多个挑粪用的筐头、其他还有绳索、扁担等等。又到供销社为生产队买了四百斤煤炭。看看太阳已经偏西,王书记应该回来了吧,他們俩推起小车又走进了玉泉公社的大门……

  当杨思来、杨思成领出炸药,用独轮车推到水库边的时候,太阳已经落山了。

  同去赶年集的人們竟然没有一个步行走回去的,全都坐在船上等着他們两个呢!這可怎么办?

  “哎呀,不是告诉你們自己走回去的吗?”思来說。

  “思来啊,你說的轻巧,围着水库转回去,少說也得四十多里路吧!还不得走到半夜!”杨士举咂吧着嘴,吸了一口旱烟袋,喷出了一圈一圈的烟雾。

  最新全本:、、、、、、、、、、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56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56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